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在超表面光子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jf_64961214 ? 来源:jf_64961214 ? 作者:jf_64961214 ? 2025-07-14 09:5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图 1 (a)(d)垂直对称和非垂直对称超表面的示意图(b)(e)色散关系(c)(f)正入射时,第一激发磁偶极模式和混合磁偶极模式的归一化电场分布

超表面结构中的强非线性光学效应在全光信号处理、生物医学检测、环境监测以及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具有高Q因子的准连续域束缚态(Quasi bound state in the continuum,QBIC)因其显著的局域场增强效应,是增强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关键技术手段。然而,QBIC的Q因子对结构参数高度敏感,限制了其局域场增强能力,制约了该技术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应用。如何在超表面结构中实现更高效的局域场增强,已成为超表面非线性光子学领域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高Q因子和超平坦色散带的局域场增强方法。该方法通过精确调控非垂直对称超表面中的两个Friedrich-Wintgen BICs,成功实现了具有慢光效应的磁偶极QBIC模式,其局域场增强倍数高达808倍。

图2 (a)f=0.53时,混合磁偶极模式的色散关系和Q因子(b)归一化反射谱(c)减速因子S和品质因子Q随入射角θ的的变化关系(d)入射角θ为9°22′时,电场及归一化强度增强

该磁偶极QBIC模式展现出三大突破性优势:

显著的慢光效应:该模式的群速度相较于光速降低了3个数量级,极大地增强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显著降低了实现强非线性光学效应所需的泵浦功率密度;

稳定的高Q因子:在保持显著慢光效应的同时,该模式的Q因子达到217,可有效降低片上光子器件的功耗,并且该模式位于两个BICs的重叠区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其成为增强非线性效应的理想模式;

大模式体积:能够实现纳米谐振器内的强光限制,仿真结果表明,在峰值泵浦功率密度为10 MW/cm2的条件下,三次谐波转换效率可达10-4。

该成果为增强超表面非线性光学效应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为开发高性能片上非线性光子器件提供关键技术,在高灵敏度生物传感、量子光源制备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有望助力下一代集成光子技术的突破。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光信号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57

    浏览量

    2816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光机所在激光烧蚀曲面元件理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图1 激光烧蚀曲面元件示意图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魏朝阳研究员团队,在激光烧蚀曲面元件理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首次阐明激光烧蚀过程中曲面元件对形貌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09:58 ?147次阅读
    上海<b class='flag-5'>光机所在</b>激光烧蚀曲面元件理论研究中<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新进展</b>

    上海光机所在高功率激光精密计算光场测量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 神光II升级激光装置中的计算光场测量模块及测量光路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团队在高功率激光精密计算光场测量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将物理光学
    的头像 发表于 06-26 06:36 ?94次阅读
    上海<b class='flag-5'>光机所在</b>高功率激光精密计算光场测量研究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新进展</b>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在计算成像可解释性深度学习重建方法取得进展

    图1 MDFP-Net网络结构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空间光学技术研究室在计算成像可解释性深度学习重建方法研究取得创新性进展。相关研究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6-09 09:27 ?28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b class='flag-5'>西安</b><b class='flag-5'>光机所在</b>计算成像可解释性深度学习重建方法<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进展</b>

    上海光机所在强场太赫兹对砷化镓偶次谐波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 强场太赫兹波的产生及物质调控信号测量装置 (a)实验光路;(b)泵浦光光谱;(c)太赫兹频谱。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强场THz脉冲对GaAs偶次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09:31 ?222次阅读
    上海<b class='flag-5'>光机所在</b>强场太赫兹对砷化镓偶次谐波调控研究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新进展</b>

    上海光机所在极紫外到X射线宽带调谐辐射源产生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 电子束传播的密度分布和轨迹。蓝色实线和橙色实线表示电子空间轨迹,虚线表示纵向投影。6μm(10fs) 处的横向和纵向密度分布显示了成丝和双流不稳定性的影响。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
    的头像 发表于 04-29 09:11 ?231次阅读
    上海<b class='flag-5'>光机所在</b>极紫外到X射线宽带调谐辐射源产生机理研究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新进展</b>

    西安光机所在太赫兹表面逆向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

    高精度表面逆向设计方法及透射/反射双功能的宽频段聚焦涡旋光产生器示意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06:12 ?341次阅读
    <b class='flag-5'>西安</b><b class='flag-5'>光机所在</b>太赫兹<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表面</b>逆向设计<b class='flag-5'>领域</b><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新进展</b>

    上海光机所在高能量深紫外激光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1 KDP家族晶体产生深紫外激光特性分析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在高能量深紫外激光产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Deep-UV laser
    的头像 发表于 03-03 09:08 ?377次阅读
    上海<b class='flag-5'>光机所在</b>高能量深紫外激光研究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进展</b>

    上海光机所在皮秒激光器精密光同步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 皮秒激光器同步示意图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皮秒激光器精密光同步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基于自主建设的时间同步系统实现了皮秒激光器阿秒级同步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06:23 ?374次阅读
    上海<b class='flag-5'>光机所在</b>皮秒激光器精密光同步研究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新进展</b>

    上海光机所在激光烧蚀波纹的调制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图1 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示意图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研究团队在在激光烧蚀波纹的调制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激光烧蚀波纹对光学元件损伤阈值的影响。相关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06:22 ?397次阅读
    上海<b class='flag-5'>光机所在</b>激光烧蚀波纹的调制机理研究中<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新进展</b>

    什么是表面光学技术?

    光学表面 目前,表面光学技术备受关注。简单来说,表面光学技术主要使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06:25 ?705次阅读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智能光学显微成像研究取得新进展

    )。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2024级博士研究生田璇和特别研究助理李润泽,通信作者为柏晨副研究员和姚保利研究员。 光波携带的相位信息能揭示物质的厚度、折射率、几何形貌等特性,因其无法直接被光学传感器感知,通常需要干涉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06:20 ?669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b class='flag-5'>西安</b><b class='flag-5'>光机所</b>智能光学显微成像研究<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新进展</b>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非线性压缩的太瓦级周期量级光源产生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1 实验装置图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基于非线性压缩的太瓦级周期量级光源产生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利用大芯径可拉伸的充气空芯光纤(HCF)脉冲压缩装置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06:24 ?502次阅读
    上海<b class='flag-5'>光机所在</b>基于非线性压缩的太瓦级周期量级光源产生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新进展</b>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及孵化企业“海地空”科研成果联合亮相光博会

    9月11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携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硬科技创新研究院、重庆中科摇橹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飞秒光电科技(
    发表于 09-12 10:55 ?438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b class='flag-5'>西安</b><b class='flag-5'>光机所</b>及孵化企业“海地空”科研成果联合亮相光博会

    阿里云携手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发布首个月球专业大模型

    近日,在备受瞩目的数博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携手阿里云宣布了一项重大合作成果——全球首个“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正式问世。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月球科学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8:08 ?1115次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学:实现可再生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新进展

    传感新品 【中国科学院大学:实现可再生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新进展 】 可再生的即时检测(POC)传感器为疾病标志物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类新型解决方案,但是该类器件面临循环使用过程中重复污染难题,难以兼具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19:14 ?2172次阅读
    <b class='flag-5'>中国科学院</b>大学:实现可再生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b class='flag-5'>新进展</b>